首页

现实调教

时间:2025-05-25 19:47:36 作者:海口美兰机场开通“海口-第比利斯-特拉维夫”货运航线 浏览量:90851

  《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》发布,中国百强县市、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

  11月19日,竞争力智库、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发布《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《报告》揭晓了“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”(简称2024中国百强县市)、“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”(简称2024中国百强区)等名单。

  《报告》显示,2024中国百强县市分布在16个省份,江苏上榜数量最多、有24个,其次是浙江22个、山东15个。中国百强县市呈现以下特征:资源与要素聚集聚合,“强县愈强”现象更加明显。中国百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267.76亿元,其中,约六成突破千亿元,有10个突破两千亿元;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6.4%,比全国高1.2个百分点,近八成百强县增速跑赢全国;在全国人口下降、县域人口普遍流出的大趋势下,超过一半的百强县市实现常住人口净流入,人口“磁吸效应”显著。生态与经济齐头并进,“灵秀宝藏”特质更加彰显。中国百强县市生态环境“高颜值”与经济发展“高质量”协同并进,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35.8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.8个百分点;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均达到15.75平方米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.46平方米;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平均为96.5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.1个百分点;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天数比例平均为84.9%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42.7%。强县与富民两手并重,“共同富裕”表征更加突出。中国百强县市公共服务明显改善,生活水平持续提高,执业(助理)医师平均为3151人,较上年增加196人;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平均为5387张,较上年增加274张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60300元,是全国的1.2倍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4880元,是全国的1.6倍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平均为1.76,较上年缩小0.03,比全国低0.63。

  《报告》显示,2024中国百强区分布在14个省份,江苏上榜数量最多、有22个,其次是广东21个、浙江18个。中国百强区呈现以下特点:“大块头”跑出“加速度”,超七成“跑赢”全国。中国百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2148.82亿元,超七成增速跑赢全国,平均增幅达到6.0%,高于全国0.8个百分点;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8.78万元,是全国的2.1倍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144.20亿元,平均增长9.3%,比全国增速高1.5个百分点。消费市场企稳回暖,产业结构加速优化。中国百强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7.4%,高于全国0.2个百分点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平均达到40.0%,高于全国2.6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.1个百分点,达到63.0%。收入水平大幅领先,速度“不敌”经济增速。中国百强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69240元,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.8倍,平均增速为5.4%,比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低0.6个百分点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72250元,是全国的1.4倍,平均增长4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9930元,是全国的1.8倍,平均增长6.4%。

  为反映中部地区县域及市辖区发展现状,助力中部地区崛起,《报告》对中部地区县域及市辖区发展情况同步进行了监测评价,公布了“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”(简称2024中国中部百强县市)、“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”(简称2024中国中部百强区)。

  《报告》显示,2024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在中部6个省份均有分布,其中,安徽25个、河南22个、湖北21个、湖南12个、山西12个、江西8个。中部百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597.89亿元,平均增长5.2%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9.09万元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6.29亿元,平均增长8.4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3980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10元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.76。值得一提的是,湖南长沙县、湖南浏阳市、湖南宁乡市分列榜单前三。

  《报告》显示,2024中国中部百强区在中部6个省份均有分布,其中,湖北数量最多、达到29个,其次分别为安徽17个、湖南15个、河南14个、江西14个、山西11个。其中,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位居第四名。

  中国中部百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789.26亿元,平均增长5.1%;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1.12万元,是全国的1.2倍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8.14亿元,平均增长8.2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52040元,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6120元,为全国的1.7倍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.63,比全国低0.76。

  《报告》认为,县域集政治、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,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,是发展经济、保障民生、维护稳定、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。市辖区是城市主体的核心组成部分,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点区域。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》提出,建立区域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,围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、区域一体化、资源环境协调等重点领域,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,科学客观评价区域发展的协调性,为区域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,引导社会智库研究发布区域协调发展指数。开展中国县域发展监测,全面客观地反映县域综合竞争力,可以为各县域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提供参考,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。

  据悉,竞争力智库是专门从事竞争力研究的独立社会智库,坚持社会责任优先,主要开展国家竞争力、区域竞争力、产业竞争力、企业竞争力研究,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,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指数系列研究等。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注于城市发展研究、城市战略研究、政府政策咨询、城市品牌设计、区域和产业规划等,积极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。

  潇湘晨报记者毛传 综合报道

【编辑:张子怡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际最新研究: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巨型系外行星

百丽宫位于曼谷市中心地段的暹罗广场,是曼谷最出名的豪华购物中心,也是许多游客都会选择来拍照打卡的重要地标。商场占地50万平方米,共10层,事发当天也有众多客人在商场内购物、用餐等。

青海油田多措施提升气井生产能力 日增气超140万立方米
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3月底,能链智电已在美国、英国、挪威、日本、泰国、巴西、澳大利亚等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,提交了超过250件专利申请,其中发明专利占比84%。

珠江委发布流域片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落实情况

王义桅:2023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10周年,同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,中国提出了支持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八项行动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未来的金色十年作出规划。随着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在2024年步入第11个年头,今年7月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,其中首次明确提出“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‘一带一路’机制”的要求,对如何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作出总体部署。

重庆启动2024年“百万人才兴重庆”引才计划

这几年,适老化改造的进度有所提升,但仍处于起步阶段。大家对适老化改造的理念了解不够,对改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充分,政府、社会、市场、家庭、个人对如何开展适老化改造、各自应该承担何种责任也缺少共识。

(乡村行·看振兴)农业废弃物“变废为宝” 山西襄垣拓宽“绿色致富路”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在开放创新、综合改革方面的试验示范作用,统筹发展和安全,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。力争通过五年努力,苏州工业园区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改革取得明显突破,建立权责清晰、规范高效的现代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,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,实现科技创新、产业创新、制度创新的新突破,基本建成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,为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引领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